快科技11月9日资讯,据大陆媒体音讯称,随着新国标的执行,北京等城市的电动自行车集市普遍缺货。
根据《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》,本市对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兑现产品目录规章,没有纳入产品目录的电动自行车不得在本市销售和登记上牌。
同时自当月起,针对电动自行车锂电池、充电器和电气系统的三份国家标准实施,执行旧标准的电动自行车不可再加工售卖。
一向热闹的电动自行车集市为何突然遭遇缺货?新国标执行前,各家厂商为何没能提前备货?记者报导了江苏、浙江、天津等电动自行车主产地的企业和行业协会,得到了同样的答案:新国标落地前,企业来不及兑现强制性产品认证。
浙江一家知名电动自行车公司负责人则直言,源于相关机构10月中旬才受理测验认证,耽误了生产,因此上市时间肯定会以后推”。
根据《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》的明确法规,电动自行车必须符合以下这几个要求:
车速最高不能超过25公里每小时;
整车重量(含电池)无法超过55千克;
电机功率方面无法超过400瓦;
电池标定电压小于等于48伏;
必须要有脚踏骑行功能;
必须经过3C认证。
对于上述国标,有很多网友吐槽比电动自行车还慢,但是在更多专家看来相当有必要,十次事故九次快。